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王传福: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规划投资1000亿元,第三次出海应该成为中国的技术出海

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 6月6日上午,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(002594.SZ,下称“比亚迪”)在位于深圳坪山的总部召开了2023年度股东大会。

“我们在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的黄金期,抓住了(市场机遇),积极参与,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战果,但是还不够。我们也会珍惜未来短暂的(燃油车转换为新能源车)转换期,力争在国内继续成长,更大范围地在全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技术。”在股东会现场,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如是总结。

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,比亚迪在出海、智能驾驶、储能等领域的布局,成为股东们重点关注的内容。

王传福表示,比亚迪在中东欧洲、东南亚、南美等区域的海外市场已初步站稳脚跟,业务也有了一些起色,但海外各个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、政策完善以及相关的市场宣传铺开还需要一些时间,未来比亚迪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和创新,以及本地化产业链的建设、产能的储备,加快推广先进汽车的中国方案。

智能驾驶很快就会超越”

“对比亚迪的经营情况很满意,最近汽车股就比亚迪在涨,5月的销量表现也非常亮眼,今天如果有机会,还是希望能向王总提提建议,未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,比亚迪要尽快成为全球汽车的龙头品牌。”在股东大会现场,有股东向记者表达了自身对比亚迪的期待。

根据比亚迪最新披露的产销快报,2024年5月,比亚迪实现乘用车销售达330488辆, 同比增长38.2%,实现乘用车出口37499辆,同比增长267.5%。

王传福表示,比亚迪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推广公司新的产品,在他看来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成长,为公司的出海提供了很好的战略方向。

“国家的战略方向,就是纯电和PHEV(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)两条腿走路,纯电作为家庭的第二部车,PHEV作为兼顾家庭长途和短途的第一辆车,这两条腿很重要,特别是在当下充电设施建设还不够完美的情况下,(PHEV)一定会有快速的发展,比亚迪利用我们先进的PHEV技术,一定能够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路线,让全球开始学习,提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方案。”王传福说。

他还强调,比亚迪未来的投资主要在海外,完成产业链本地化的要求。

根据比亚迪2023年年报披露,2023年3月,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在泰国奠基;7月,公司宣布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;9月,比亚迪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投资、工业与贸易部签署投资协议,进一步为公司与UZAVTOSANOAT JSC的合资企业在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;12月,比亚迪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。

随后,又有股东询问了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规划。对此,王传福表示,比亚迪扎根在中国,所以根据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需求,一直聚焦15万元至16万元左右的车型布局。

“中国市场的平均客单价在16万元左右,因此的话,我们在这个量最大的家用车型领域布局非常密,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大势不可挡,我们先把15万元到16万元之间的车型把他做出来。”王传福说。

而在中高端产品方面,王传福表示,公司腾势仰望两个品牌分别覆盖了40万元以及100万元级别的市场,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。

“(高端)产品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,我们坚持用最新的科技来打造高端品牌的形象,我们不可能通过过度的营销,也不可能通过巨大流量(来获利),这些只是一时的。”王传福强调。

在智能驾驶方面,记者注意到,王传福此次的表态相较于2022年度股东大会时有了一些变化。在彼时,王传福曾表示,无人驾驶并不是智能化的核心定义,由于目前对无人驾驶的事故责任划定问题尚不明晰,一起安全事故就有可能毁掉整个车型的市场空间,因此,高级辅助驾驶才是能形成商业闭环的主流路径。

而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,王传福则指出,比亚迪已经投入了四五千人的研发团队在攻关,未来还规划投入1000亿元。

“在(智能驾驶)方面,我们的起步可能略有一点(慢),但我们很快就会超越,走到行业的前列。”王传福说。

“比亚迪只要机会”

关于储能业务的情况,王传福并没有分享该业务的具体进展以及装机情况,只是分享了一些他对于储能电池技术路径的看法。

王传福认为,目前在储能市场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安全,因此,在储能领域,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将会是最好的储能电池技术路线。

“汽车一天只工作几个小时,储能一工作基本上是24个小时,工作时间非常长,汽车它一辆车的能量在60度电左右,它的空间比较单一,比较小,储能的话,只要一个电芯出现了内部故障,它可能就是一场资产灾难。”王传福认为,在储能领域,一定要优选磷酸铁锂,“三元电池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路线”。

在公司人才储备方面,王传福表示,比亚迪现在拥有约10万名工程师,但面向全球化的市场布局,还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,根据不同地方市场的消费者需求,以及法规做针对性创新,比亚迪未来目标是将工程师团队规模扩张至20万人,会优先选择C9、985、211等重点高校的硕博人才。

“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规模会增加到20万,有可能需要10年,这样才能满足全球化的需求。”王传福说。

还有股东提出,比亚迪在最近几个季度,资本开支已经出现了下滑,这是不是意味着公司资本开支在2023年达到顶峰后,未来将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?

对此,王传福回应称:“资本性的投资,我们去年(2023年)是最高峰,因为大家产能提高幅度很大,未来我们仍然是在增长,但是增长速度没那么快。”

在股东大会交流环节临近尾声时,王传福分享了一些他本人对于中国企业出海的看法。

“中国第一次出海,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下南洋,这些人没有任何依靠,也不懂当地的语言,就是靠中国的文化,中国人的吃苦耐劳,包括重视下一代的教育,让这些华人在这些地区迅速得以发展。”王传福认为,下南洋是中国的第一次出海,但“靠人出海”没有任何优势。

在他看来,中国第二次出海则是中国制造出海,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。“为什么中国制造可以走向全球,而不是印度企业,因为中国优秀的人很多,勤奋吃苦耐劳学习,让中国的制造走向全球。”王传福说。

王传福表示,现在中国正值第三次出海的当口,而第三次出海应该成为中国的技术出海。

“第三次出海,我们有技术,我们有核心的技术,我们可以在国外卖价值更高的(产品),华人这么多年在国外赚了那么多钱,想买一个中国品牌的车,买不到,以前一直开的是奔驰宝马,现在好不容易在高端车里面能开上来自中国的品牌,他们感到发自内心的骄傲。”王传福说。

“我们中国(能取得)今天的成就,是我们中国人干出来的,不是美国人给的,也不是国外给的。比亚迪也一样,我们只要机会,我们可以创造产业,创造技术,创造产品。”王传福如是强调。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